文學報導- Report


1台灣的心,鹽地之花/1997年3月27日,陳芳明。

自由時報33頁‧專欄〈台灣的心〉           中華民國八十六年三月二十七日/星期四

〈鹽地之花〉◎陳芳明

一路驅車過來,就可看到旗幟飄飄,插滿道旁。旗上印有「文學好年冬」的字樣,顏色鮮豔,迎風招展。為了紀念殖民地時代的詩人吳新榮,台南佳里鎮鎮民彷彿在舉行一場豐年祭。他們選擇在三月初春,為這位詩人塑造雕像;並且為了配合雕像的落成,特別召開了相當隆重的文學討論會。飛揚的旗色,不就象徵了佳里鎮民喜悅的神色?

我初次造訪佳里,全然沒有迷路。遵循旗幟的方向前進,冥冥中好像吳新榮的靈魂在召喚,在引導。當年遠在海外捧讀他的詩集時,不也隱約覺得有一股細微的聲音在催醒我?那時遙想著嘉南平原的一個濱海小鎮,空氣中瀰漫著飽滿的鹽分滋味。就在那貧瘠的地帶,一位詩人竟然釀造了蜜汁的作品。我的想像,絕對不是幻想。吳新榮在鹽分地帶寫詩,這件事本身就是一首詩。佳里,成為我在海外時期預約的一個小鎮。吳新榮,也成為我流亡心情中的一個依靠。

到佳里去尋訪吳新榮,是我返台後的心願。這次三月之行,沿路都是陰翳的天空,但我內心卻盛放著陽光。期待中的小鎮,邀我參加這場盛會。我的喜悅,即使沒有勝過佳里鎮民;至少也與他們有著同樣的份量。吳新榮的詩句極為拙樸,沒有絲毫出奇制勝之處。不過,他的作品頗能呈現他那一世代的苦悶,更能傳達他的鄉民之恩愛與愁情。我第一次讀到「這條河是我的動脈」時,眼睛為之一亮。我不知道那是怎樣的河流,但我知道那是圍繞著佳里鎮的小溪。一位詩人能夠如此膜拜溪流,就可使讀者體會他與故鄉是有著怎樣的情感。當他在另一首詩又說「這村莊就是我的心臟」,我更可揣摩他對自己的土地所投注的愛。我到佳里去,與其說是對這小鎮抱持著好奇,倒不如說是為了分享吳新榮的無私之情。

適時趕上了會議的揭幕式,看到台灣文學大老巫永福、葉石濤兩位先生都在座。許多學者、研究生也都出席了這次的會議。我才感受到這樣的聚會不該只是屬於小鎮,而是屬於整個台灣。葉老上台演講時,帶給全場聽眾許多歡笑。不過,在笑聲背後,卻掩蓋了無數不為人知的辛酸。巫老、葉老都親自見證過,吳新榮走過的年代,他們自己也接受過歷史的折磨與鞭笞。他們拭去淚水,在紀念同一世代的詩人時,竟以微笑面對世人。

葉老在台上進行生動的演講時,台南縣長陳唐山坐在台下謙卑聆聽。這個景象,我覺得是台灣政治文化的一個轉捩點。政治人物慣於沉浸在掌聲之中,對於文化從未有過多少關懷。這是我第一次看到政治人物,拱手把掌聲讓給文學家。台灣歷史正在改寫,這是我到佳里最深沉的感受。吳新榮生前被捕、被禁、受盡政治權力的羞辱。現在佳里鎮民還給他一個公道,歷史的改寫竟是如此奧妙。詩的力量是微弱的;但是,在貧瘠土地上開出詩的花朵,帶給人間的感動,無可衡量。我到佳里的鹽地,看到詩的殿堂。

2‧「鹽分地帶文學的領航者─吳新榮」/1997年3月27日,彭瑞金。

3好年冬──有感吳新榮文學討論會與紀念雕像揭幕典禮/1997年3月/謝振宗。

4‧不一樣的視覺空間─從作家吳新榮的雕像的豎立想起/1997年4月/陳益裕。

5‧吳新榮─文學醫生/1997年6月/謝玉玲於聯合報

6‧吳新榮的《隨想錄》重點與特質/1998年6月,台北市政府出版《文學之路》/黃武忠

7‧鹽分地帶文學的領航人吳新榮/2002年10月,陳益裕又於於台灣省政府編印的《臺灣月刊》有「鹽分地帶文學的領航人吳新榮」。

8台灣放輕鬆─文學台灣人/2001-10-1莊永明總策劃,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出版《台灣放輕鬆─文學台灣人》P88〈鹽分地帶的醫生作家─吳新榮〉。

9鹽分地代的詩魂─吳新榮/2002年11月10日,葉笛先生在《創世紀詩刊》雜誌,寫的文章及他寫給吳新榮的詩。

〈綻開在鹽分地帶的詩之花──致詩人吳新榮〉

詩人喲,難以料到的「三月的洪水」和

挫敗了你的勇氣?

癱瘓了你的理智?

淹沒了你的熱情?

不!詩人,你一定記得艾呂雅的

「崇高地探求失去的東西

呼喚──我底呼喚要成為那回音」

「被擊碎的鋪石   希望在閃爍

從坍塌的牆壁裏   歌聲升上來」

這阿拉貢的心聲吧

哎,詩人,別讓憂傷和空虛吞噬你

你底詩為時代作了見證

你播種在鹽分地代的種子

綻開了歷史的芬芳的小野花

10‧《鹽分地帶文學》雙月刊/ 2005年12月1日創刊號葉笛先生亦發表了這篇大同小異的〈鹽分地帶文學的靈魂─吳新榮〉。他同樣強調「思想」這首詩裏,吳新榮提醒著詩人要以母語創作,因為母語最能貼切地表達人民的心聲,才能寫出有思想、真感情的偉大作品。吳南圖的〈緬懷小雅園〉。其他有羊子喬的〈誰能料想三月會做洪水─談吳新榮及鹽分地帶同人與二二八〉。黃勁連也有〈放馾膽文章拼命酒─略述日據時代鹽分地帶文學〉。非常遺憾,2007年11月10日,國立台灣文學館出版了「鹽分地帶文學之父」吳新榮的《吳新榮全日記》。之前之後幾乎看不到現今的「鹽分地帶文學家」的作品。

11由《吳新榮日記》看沖繩人的疏散體驗/2007-11/松田良孝  著△  張  良澤  譯

12國史館出版黃天橫先生訪談錄/2008年5月/國史館出版黃天橫先生訪談錄,由何鳳嬌‧陳美蓉執筆記錄了〈吳新榮〉。

13《台灣風物雜誌》數位典藏/2010-11/《台灣風物雜誌》數位典藏與重刊,其中有吳新榮的作品。

14後鹽分地帶時期的地理詩學/2010-12/文訊雜誌社出版《我在我不在的地方》/〈後鹽分地帶時期的地理詩學/楊富閔〉。

發表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