吳新榮《琑琅山房隨筆》析論-2


(三)主導鹽分地帶文學

1932年吳新榮回到故鄉佳里,為當時的南臺灣文壇注入一股清新的生命力。他於193310月和郭水潭、鄭國津、徐清吉、陳培初、黃清澤等十餘人共組「佳里青風會」,以「鼓勵文藝思想並作社交機關」為主旨,以「交換社會智識、養成青年風氣、建設文化生活、嚮導知識分子」為目的,[1]並由吳氏撰寫成立宣言。只可惜這個代表「和平景象」的「青色的風」,代表「進步氣象」的「青年的風度」的組織,維持不到兩個月,便因會員酒醉衝突而解散。[2]雖然理想幻滅了,但是年輕的吳新榮並未失望,青風會部分同志為基礎,再吸收新血輪,於19356月成立「臺灣文藝聯盟佳里支部」,至此「鹽分地帶文學」一派逐漸在臺灣成為重要的文學團體。當時與吳新榮共同推動當地文學活動的郭水潭曾對「鹽分地帶文學」做了具體的說明[3]

 

在日據新文學運動鼎盛時期,佳里鎮上有十數人的文學同志,以佳里醫院作為聯絡中心,常集會、談文學,進而與全省的文學同道聯繫結交。所謂「鹽分地帶」同人計有吳新榮、郭水潭、王登山、林精鏐、王碧蕉、莊培初、陳挑琴、黃炭、葉向榮、徐清吉、鄭國津、郭維鐘、曾對等,這班人均參加新文學運動。一九三四年臺灣文藝聯盟結成時,成立佳里支部(筆者案:當是一九三五年)……我們傾向普魯文學,故被世人稱為「鹽分地帶派」。其所謂「鹽分地帶」另有原由,唯佳里本來是個富庶的地方,但其接鄰的鄉村,如七股、將軍、北門等鄉,臨近海邊,土壤多含鹽分。嘉南大圳未開鑿以前,在行政劃分上稱「鹽分地帶」。而佳里鎮上的文學同人,其文藝作品多取材於「鹽分地帶」,且帶有濃厚的鹽分氣質,所以文藝批評家冠以「鹽分地帶文學」……

 

當年鹽分地帶作派的成員之一林芳年,在戰後(1976年)所寫的〈吳新榮評傳〉一文,對當時鹽分作家群的活動概況亦做了頗清楚的描述[4]

 

鹽分地帶同人們……不約而同地聚集於吳宅為每日的功課,他們聚集在那裡是談些甚麼?可以說自社會發生的醜聞以至當代政治的演變……同人們在討論問題時候,常持以悲憤填膺,慷慨激昂認真的態度……該時的鹽分地帶每個同人含著滿腹的可愛稚氣,想法天真,言行稍有偏激,唯個個都很安分守己,只有發表一些日本人討厭的文章外,殆無危害社會安寧的行動。

 

由此可知,「鹽分地帶派」的文學特徵是:以民眾為關懷對象,用寫實手法表現斯土斯民生活的勞苦與艱辛,具有積極的抵抗精神。呂赫若在1936年發表的〈兩種空氣〉一文中,曾對1930年代中期的臺灣文壇進行觀察,他認為在文聯大會上相較於某些以「文學青年」自居而忽略文學創作本身的人而言,鹽分作家王登山的發言,令他深受感動。呂氏認為這才是真正樸實地執著要從事文學創作的人,他讚許道[5]

 

佳里支部的諸君只要抱持著這種信念,應該不會出現「文學青年」,也不會出現瀰漫文學的流浪者、頹廢的氣氛……佳里支部醞釀出的空氣,可說是極為甜美,是值得期待的,他們能掌握住現實客觀的事實之日子即將到來!

 

除了反映現實的批判精神外,鹽分作家另有一特色值得注意,此即:他們在新詩方面的成就都很受矚目。當代學者陳芳明在〈吳新榮的左翼詩學:臺灣新文學運動的一個轉折〉一文中曾舉臺灣左翼老作家王詩琅的話來印證[6]

 

……這些青年主要都是寫日文的自由詩,因為佳里是屬於鹽分地帶,所以人家都把它稱為「鹽分地帶的詩人」。

 

之所以以「詩」為主的原因何在?鹽分詩人之一林芳年解釋道:因為成員個個生活忙碌,無法花很多時間去撰寫小說,因此選擇了最精簡的文學形式,來描述社會實態,表達他們的思維情感[7],這是鹽分地帶之所以被稱為「詩人之鄉」的緣故。而這個文學團體的領導核心便是吳新榮。在19351231日的日記裡,吳新榮回顧該年的成果,首先列出的是:

 

社會上:組織「鹽分地帶」的文學青年參加「臺灣文藝聯盟」為佳里支部,以獲得臺灣文藝界的上層的指導地位。

 

不僅吳氏本人如是評斷,與他同世代者也指出了吳新榮在當時「鹽分地帶」的主導性地位,比如林芳年在〈吳新榮評傳〉裡便寫道[8]

 

鹽分地帶的同人們自與吳新榮結為同志,奉他為領導者時已發現他許多凡人無法模仿的長處。他曾以豁達的胸懷,把夫人香閨開放為鹽分地帶同人聊天及充作學術研究、討論問題的場地……這種情形一直維持到夫人毛雪芬去世為止。

 

不僅在行動上領導鹽分文學,在實際的創作上,吳新榮的作品亦是鹽分地帶文學的典型代表。茲舉吳氏最為人所津津樂道的詩作〈煙囱〉之局部,乃是針對製糖會社對農民的剝削所進行的批判,由此可略見其作品特色[9]


[1]吳新榮,《震瀛回憶錄》,《吳新榮選集(三)──震瀛回憶錄》,頁9293

[2]參考吳新榮193312202223日日記,收在《吳新榮選集(二)‧日記》,頁124125

[3]郭水潭,〈談「鹽分地帶」追憶吳新榮〉,《臺灣風物》第17卷第3期(19676月),頁51

[4]林芳年,〈吳新榮評傳〉,《林芳年選集》(臺北:中華日報社,1983年),頁342

[5]呂赫若〈兩種空氣〉,收在林至潔譯,《呂赫若全集》(臺北:聯經出版社,19957月),頁553554

[6]陳芳明,〈吳新榮的左翼詩學──臺灣新文學運動的轉折〉(臺北:臺灣文學研討會,19951145日);而王詩琅的說法則出自王氏所撰〈地方文化的建設者〉,《臺灣風物》第17卷第3期(19676月),頁61

[7]林芳年,〈鹽分地帶作家論〉,《林芳年選集》,頁406

[8]林芳年〈吳新榮評傳〉,《林芳年選集》,頁339341

[9]此詩採用張良澤先生的翻譯,取自張良澤編,《吳新榮全集1‧亡妻記》「詩歌」之部分(臺北:遠景出版公司,198110月),頁2728

發表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