鹽分地帶文學巡禮研習-Yanfen Region Literature study


 

臺南文學與藝術巡禮研習側記

「苦硬好漢吳新榮— 『鹽分地帶文學之起緣與發展』」

時間:2012.07.11
地點:佳里鎮圖書館
紀錄:桃園平鎮高中  錢如意老師
攝影:李銘真小姐

 

炎炎盛夏午后,在北一女駱老師帶領下,我們一行人來到了台南縣佳里鎮圖書館,為巡訪台灣文學史上ㄧ位寫作健將——吳新榮醫師的足跡。

進到佳里鎮圖書館空間雖小卻巧而溫馨,圖書館館員非常熱情的引領我們來到一個冷氣舒爽的會議室,會議桌上早已擺滿了吳新榮醫師的作品,讓人體會到南台灣體貼的人情味。張良澤教授隨即為我們介紹了一位靦腆含蓄、溫文儒雅的謙謙君子——吳南圖醫師,吳新榮醫師的三子。吳醫師一直謙稱著自己不善表達,辭讓著今日的演講,教人不禁想像他的父親吳新榮醫師是否也是如此呢?慢慢地,就著大家熱切的目光,吳醫師開始和大家說起他印象中的父親。

吳南圖醫師說他的父親是個愛寫作、愛拍照的人,每日擇取具代表性的事件及照片透過日記記錄下來;一生不論碰到什麼樣的困厄,始終保持著寫日記的習慣,這些記錄不但成為他留給後代子孫的最佳財富,也為當時的台灣歷史留下第一手的紀錄。吳醫師還說,他的父親私底下是個不抽煙,卻愛喝個小酒的人,在自己醫院後闢建ㄧ所「小雅園」,作為與好友們集會或敘舊談天的場所,所以經常有來自各地的友人到此一聚,真真是個熱情好客之人呢!

然而吳新榮醫師的苦硬精神,則展現於他不屈於命運的折磨,始終展現身為人的最大可能。吳南圖醫生回憶道,他的父親自東京醫專就學時就常參加共產黨的黨外活動,專二時曾因此入獄二十八天;之後,於二二八及白色恐怖時期再入獄二次,導致病人不敢來他開業的診所看病,生計因之受損,家人也因之受到極大的驚嚇與影響,全家都籠罩在不安的氛圍下。後來吳新榮醫師開始利用多出的時間四處採訪,寫下了《震瀛採訪錄》。除了不間斷寫日記、寫詩,到六十歲時,還將他一生的得意事寫成《震瀛隨想錄》一書。他始終是以台語進行寫作,1939年卻因皇民化運動被迫改用日文書寫,台灣一光復,他又立即恢復台語寫作。

從吳南圖醫師的介紹中,我們可以看見一位臺灣文學作家吳新榮最真誠的一面,他的堅持精神更是令人感佩。

張良澤教授接著為我們補充了吳新榮醫師的貢獻:

一、 發明了「鹽分地帶文學」此一專有名詞

   地理上,「鹽分地帶」是指台南州北門郡的佳里、學甲、西港、七股、將軍、北門這六個含鹽分較多的地方。吳新榮於昭和五年﹙西元1932年﹚與志同道合的好友十五人組成一文學團體「佳里青風會」,他們所發表的文章中都不約而同的流露出ㄧ股鹹、澀、苦、磽的味道,有硬氣,帶有濃厚的鹽分情調;內容上關注社會中下階層的人民,並展示出當地人民在與貧瘠的自然環境抗爭中所形成的勤勞樸實、堅韌不拔的特質。這些「鹽分地帶」作家,以筆耕來從事社會改革,發展成的「鹽分地帶文學」,不但在日治時期的台灣文學和文化運動中,扮演著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,更在鄉土文學抬頭後的八0年代,肩負起台灣文學命脈傳承工作。吳新榮醫師正是「鹽分地帶文學」集團的文化領袖,發明了「鹽分地帶文學」此一專有名詞。

二、 為台灣地方鄉土誌研究確立了研究方法

吳新榮醫師所編著的《南瀛文獻》是台灣地方研究雜誌中編著時代最早的,其中不論是考證文物、訪問耆老等研究方法,都深深影響著後人,稱得上是奠定了南部鄉土文學研究的典範。

三、 為早期台語研究留下珍貴紀錄

    吳新榮醫師於看診之時,只要聽到病人說到有趣的台灣諺語就立即做記錄,在他細心的觀察累積下,編著了《台灣南部農村諺語》一書,對早期台語研究提供極大貢獻。

四、 為台灣文學上的貢獻。

吳新榮的父親吳萱草本就是台灣日治時期極有名的漢詩人,子承父業,吳醫師他自己也於詩、散文、隨筆的創作上有出色的表現,多元而傑出的文學表現讓他在台灣文學史上留下了重要的地位。

◎    附記
師大附中麗雲師問:

張良澤教授花了那麼多的心力與時間來編譯吳新榮醫師的日記,這套書對台灣或後代子孫有何意義?
張良澤教授答:

此套日記可作為研究日治時期社會的最佳史料、台灣文學特色的最佳參照,以及從日治時期轉而到國民黨執政時期的社會變遷研究,使後代子孫更了解那個時代的台灣,更了解自己現在所生存的土地的原本面貌。

發表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