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-01-21-吳新榮研究綜論


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吳新榮研究綜論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施懿琳

 

    吳新榮(1907-1967)為鹽分地區的醫生詩人兼散文家,一生熱愛文學,對南臺灣的歷史文獻考察與方志編纂亦頗具貢獻。吳新榮19673月北上開會,遽逝於臺北旅次,引發文壇的震驚與不捨。是年4《臺灣風物》第17卷第2推出紀念專刊,追懷吳新榮的生平事跡,哲嗣吳南圖的〈爸!你永在〉以家屬身份道出永恆的懷思,文友李騰嶽則發表〈痛失一位道同志合的朋友〉、徐千田有〈悼吳新榮先生〉、王昶雄〈悼念琑琅山房主人〉、王詩琅(一剛)〈故吳新榮先生簡歷〉、盧嘉興〈悼南縣文獻指導者吳新榮先生〉、陳少廷〈敬悼吳新榮先生──並記吳新榮先生最後一個演講〉;此外,鹽分地區文友林芳年則有〈悼文化志士吳新榮〉、郭水潭有〈談「鹽分地帶」悼吳新榮〉先後發表於《自立晚報》,這是文壇與學界對吳新榮生平與文學的第一次回顧。

 

   19773月,吳新榮先生哲嗣吳南圖編纂並出版《震瀛追思錄》,此為吳新榮逝世10周年紀念文集,因為有足夠的時間從容準備,這一次的紀念文章,不只收錄吳新榮過世十年間陸續發表的16篇紀念文章,更全面性地邀請吳新榮的文友,從不同的面向勾勒描述吳新榮其人其事,包括:鄭國湞〈才高人善──回憶吳新榮君生前不尋常的事〉、李步雲〈新榮先生與南瀛詩社〉、洪冰如〈追憶畏友吳史民兄〉、李君晣〈新榮兄的養兔事業〉、楊雲萍〈琑琅山房之春〉、楊逵〈三個臭皮匠〉、徐清吉〈追懷知友〉、黃得時〈醫術‧文學‧鄉史‧吟詠──屹立的燈塔,多彩多姿的一生〉、林芳年〈吳新榮評傳〉、池田敏雄〈亡友記──吳新榮兄追憶錄〉、陳秀喜〈我們的心聲〉、陳千武〈熱情詩人〉、陳日三〈跟吳新榮先生蒐集俚諺〉等共39篇,這些文章更清楚地突顯了吳新榮在文學、史學、民俗、醫療的成就,而他的為人與性格特質也鮮明地展現於其間。本資料彙編,選錄了吳新榮文學知音黃得時的〈醫術‧文學‧鄉史‧吟詠──屹立的燈塔,多彩多姿的一生〉與對鹽分地帶文人群具全面性理解林芳年的〈吳新榮評傳〉。黃文追憶了幾件至今猶為文學界津津樂道的往事:第一是1941年以「山水亭」王井泉為首,偕同陳逸松、張文環、巫永福和黃得時等「臺灣文學社」同仁往訪鹽分地帶作家:吳新榮、郭水潭、莊培初、徐清吉、王登山、王碧蕉、林豐()年、黃清澤、陳穿,會面的地點就在吳新榮的小雅園,是日午餐後,五位訪客分別題字紀念:王井泉大大的題了個「誠」字,黃得時寫了「花落家僮未掃,鳥啼山客猶眠」的對聯,張文環寫的是「德不孤,必有鄰」,巫永福則寫了「苦節」二字,這些墨寶目前已成為臺灣文學珍貴的文物;由於這次的來訪,此後鹽分地帶文人的只要有作品大多寄往《臺灣文學》雜誌,是一次相當重要的文學結盟。黃文提到的第二件重要的事是19423月吳新榮妻子雪芬的遽逝,使得中年喪偶的他傷痛異常。不久,吳新榮寫了〈亡妻記〉寄到「臺灣文學社」發表,該記共分兩部,前部為「逝去之春」,從雪芬去世那天寫起,細述心裡的痛苦不捨,整整寫了一個月的日記;後部為「回憶當年」,敘述兩人相識到結婚的甜蜜回憶。「其纏綿悱惻的情感和娓娓道來的筆致,令臺灣文學社的同仁不忍卒讀,莫不為其真心而傷痛。大家都認為這是臺灣文學有史以來,最精彩、最出色的日記文學,尤其我認為可以媲美沈復的《浮生六記》……」黃得時這段評語相當中肯,為吳新榮的〈亡妻記〉在臺灣文學史標記了重要的位置。至於林芳年的〈吳新榮評傳〉,則以「鹽分地帶同仁」的身份,在吳新榮過世之後,近距離地勾勒、描寫一位令人尊崇的「儒者」形象。文中提到文學領導者吳新榮過人之處在於,他把夫人香閨開放給鹽分地帶同人作為聊天、研究、討論問題的場所,同人們經常於下班之後來此聚會,「認為這種會晤是天堂的聚合」,鹽分地帶之所以會形成具有高度創作能量的文人群,與吳新榮開明地開放文學討論園地絕對有密切的關係。除了文友之外,這本厚達330頁的《震瀛追思錄》也收錄了「家族的感恩」包括:毛雪芬〈御希望を喜んで實行します〉、吳林英良〈未能投函的信──給幽冥之夫〉、吳南星〈父親的生平軼事〉、翁吳朱里〈親情〉、吳南河〈爸,請聽我傾訴〉、吳南圖〈爸!您永在〉、魏吳亞姬〈盼望南下的火車〉、吳夏雄〈失落的春天〉、吳夏統〈美麗家園〉、吳夏平〈抱我!吻我〉等16篇。可以視為吳新榮逝世後第一次全面而完備的追思文集,由於吳南圖先生的積極推動,邀請多位與吳新榮關係密切的年長者,以他們與吳新榮互動的親身經驗,寫出當事人深刻的記憶,這對往後有關吳新榮的研究,幫助頗大。這一年(1977)年譜編纂專家鄭喜夫的《吳新榮先生年譜初稿》也由臺南「琑琅山房」編印出版,此書依據吳新榮日記與自傳等資料撰寫而成,為後來編寫吳新榮年譜奠定良好的基礎。

 

    在作品集方面,吳新榮生前唯一出版的只有1966年自行出版的《震瀛隨想

錄》。1977年為紀念吳新榮逝世十週年,哲嗣吳南圖除前述的《震瀛追思錄》之外,又自行出版了《震瀛採訪錄》、《震瀛回憶錄》(臺南琑琅山房出版)1981年張良澤主編《吳新榮全集》(8)由遠景出版社出版;此後,又有1989年前衛出版社出版的《吳新榮回憶錄──清白交代的臺灣人家族史》、1997年臺南縣文化局委託張良澤選編的《吳新榮選集》三冊。2007年張良澤編纂《吳新榮日記》11冊,由臺灣文學館出版;同年,張良澤、吳南圖合編《吳新榮先生百歲冥誕紀念集》(秀山閣出版),作為《吳新榮日記全集》出版的特輯。至此,吳新榮先生的作品已然有著全面的呈現。在陸續編輯出版吳新榮作品集的過程中,有多位研究者運用了上述資料,加上前往佳里訪問吳新榮家屬,或直接到吳三連基金會查閱吳新榮手稿,在吳新榮過世後的四十多年間,陸續有四百多筆相關研究資料,一直到今年(2014)仍持續有亮眼的成果。

 

    以下分1970-1989年、1990-2006年、2007年以後至今三個階段,說明四十多來有關吳新榮的研究概況:

 

1.1970-1989

 

    這階段主要由關心本土的作者或學者撰寫有關吳新榮的研究論文,除投注最多精神的張良澤之外,羊子喬、龔顯宗、黃武忠、莫渝、王曉波、陳芳明……等都已加入述評的行列。不過,基本上這階段所寫多屬較簡單且概略式的討論,尚未能深入探討吳新榮作品所呈現的諸多面向。

 

2.1990-2006

 

    1990年之後,吳新榮的研究逐漸進入深入探索期。19947月陳芳明發表〈臺灣左翼詩學的掌旗者──吳新榮作品試論〉(南臺灣文學會議) 、同年11月呂興昌發表〈吳新榮「震瀛詩集」初探〉(賴和及其同時代的作家:日據時期臺灣文學國際學術會議論文),兩學者同時關注到了吳新榮文學創作中最具特色的「詩」。陳芳明以「左翼詩人」為吳新榮的詩學做定位,而呂興昌則透過地毯式的搜索,在一般研究者所認知的30多首之外,再進行增補,而後從華語、日語、臺語不同的語言使用方式探討吳新榮「詩」的特色。其後,陳芳明再度發表〈吳新榮的左翼詩學──臺灣新文學運動的一個轉折〉(臺灣文學研討會,1995)、〈吳新榮:左翼詩學的旗手〉(收入《左翼臺灣:殖民地文學運動史論》,麥田,1998)便參考了呂興昌增補的吳新榮詩。於是,「左翼精神」、「多種語言」遂成了吳新榮詩的主要特色,本資料彙編收錄了呂、陳兩位學者之作。呂興昌〈吳新榮「震瀛詩集」初探〉透過吳新榮自述性的文章〈新詩與我〉、1943年日記,以及196733日致吳瀛濤書信,比對吳三連基金會所藏《震瀛詩集》、《吳新榮詩文稿》,並增補1930年代發表於《南瀛》、《臺灣文藝》雜誌以及日記本中未發表的詩作,共計89。就語言形式分,有日文詩60篇、漢詩15篇、臺語詩7篇、華語詩6篇、日本俳句一題數首。而後從三方面進行討論:1.首先是「臺語詩」,呂興昌認為吳氏這類作品讀來雖顯晦澀,這在臺語尚未完成文字化的日治時期,相當常見;因此,從臺語文學的角度來看,吳新榮的臺語詩仍有其史料上的價值。2.關於「左翼詩觀」,呂興昌在陳芳明1994年發表的論文之外,再補充若干資料,印證吳氏確有「社會主義的信念」。3.「對戰爭體制的反應」,以194312月吳新榮的〈獻給大東亞戰爭〉一詩為主,加以討論,此詩看似呼應當局戰爭體制,但細讀全詩卻可發現這是作者的「障眼法」,真正的重點在詩的前二段:第一段透過地理位置的對照,點出臺灣為東亞中心,第二段則把臺灣放在整個世界的視野來關照,此時臺灣真正成為世界的關口,未來充滿了希望與可能。呂文的討論角度,為閱讀日本殖民時代的臺灣文學提供一個具啟發性的方向。陳芳明的〈吳新榮:左翼詩學的旗手〉以1994年發表的論文為基礎,撰寫成《左翼臺灣:殖民地文學運動史論》一書的第八章,此文從「生命之鹽‧土地之花」開篇,指出鹽分地帶成為臺灣文學史上的重鎮,與1930年代左翼詩人的努力有很大關係,對「鹽分地帶文學」做出定義並標舉其特色。其次談「左翼青年的文學道路」,探討吳新榮與左翼思潮的關係,明確地指出必須從「具社會主義信念的左翼青年」這個觀點來看吳新榮的詩,才能看得更為真切。第三部份「弱小民族的聲音」將焦點集中在吳新榮的新詩,認為他「關懷弱者、批判強權,與三〇年代世界左翼文學的精神主題毫無二致」。第四部份「鹽分地帶的本土意識」,強調吳新榮不是空幻的左翼運動者,他的醫學信念與政治信念以及文學信念是彼此相結合的,因此他所領導的鹽分地帶文學作家都同樣地關心社會大眾、落實土地,強調地方性觀點,並且對於強權壓迫絕不保持沉默。陳芳明特別推崇吳新榮的〈故鄉與春祭〉,認為由三首短詩構成的組曲是說服力極強的雄辯。

 

    在學位論文方面,1990年代中期開始有多位研究生投入以「吳新榮」為主題的探討。最早進行研究的是林慧姃,她在林瑞明指導之下,以〈吳新榮研究:一個臺灣知識分子的精神歷程〉為題(東海史研碩論,1995)探索吳新榮的生平、作品,從中掌握其精神歷程的發展。完成論文之後,林慧姃又先後發表了單篇論文〈吳新榮的精神歷程──早期萌芽階段〉(新生代臺灣文學研究的面向論文集,1995)、〈論吳新榮的精神歷程──以文學創作為中心〉(臺灣文學研討會,1995),後者經林慧姃改寫後,收入本資料彙編,代表學術界新生代投入吳新榮研究的最初面貌。此論文透過吳新榮的各類創作(詩歌、隨筆、采風錄),探究其各階段生命歷程的精神表徵。全文共分四個階段探討:1.民族精神的萌芽期(從幼年到金川中學時代)2.對社會主義的憧憬(東京醫專留學時期)3.立足鄉土的臺灣文學魂(留日歸臺到戰爭末期)4.挫敗後的依歸(戰後至逝世)。林慧姃認為從吳新榮的文學創作,可看出其人道主義精神、對土地與人民的關愛、對極權統治的反抗與批判,以及透過文學大眾化的努力,普遍提昇臺灣的文化水準。他的民俗采風,保存許多地方文獻,也頗具報導文學的功能。90年代,還有兩篇碩士論文:鄭雅黛〈冷澈的熱情者──吳新榮及其作品研究〉(中興中文所碩論,1998)、張雅惠〈日治時期的醫師與臺灣醫學人文──以蔣渭水、賴和、吳新榮為例〉,(北醫醫學研究所碩論,2000)  前者透過吳新榮成長環境、生命歷程,探究其社會主義思想之所以形成,同時論述吳新榮在東京留學時期、鹽分地帶時期,及戰後時期的文學理念。後者,則是蔣渭水、賴和、吳新榮三位醫生作家的比較研究,了解日本在殖民者統治下,北、中、南三個地區的文化精英如何透過社會參與、醫學專業以及文學書寫,達到他們對時代的關懷。2001年之後,研究生的學位論文,大多不再是專論吳新榮其人其作,而是以「對照性」的比較,進行探討。林秀蓉〈日治時期臺灣醫事作家及其作品研究──以蔣渭水、賴和、吳新榮、王昶雄、詹冰為主〉(高師國研所博論,2002)從「醫者與文人」的角度,探討蔣渭水、賴和、吳新榮、王昶雄以及詹冰,五位作家之醫學教育、社會參與、文學歷程,以及作品主題與藝術成就,繼而勾勒出日治時期以來,臺灣醫事作家的社會關懷與文學面貌。王秀珠〈日治時期鹽分地帶詩作析論──以吳新榮、郭水潭、王登山為主〉,(高師國研教學碩士,2005)則以「鹽分地帶作家群」的角度來探討這個文學團體的集體性格,並進一步比較吳新榮、郭水潭、王登山詩作的「共性」和「殊性」,及其對鹽分地帶文學的成就與影響。

 

    在研討會論文方面,19973月臺南縣立文化中心在佳里老人文康活動中心舉行「吳新榮文學作品討論會」,刺激了學界、文學界以更嚴謹的研究方法進行吳新榮作品的研究,當時有:葉石濤 〈吳新榮文學的特色及其貢獻〉、葉笛〈論吳新榮先生的「詩」〉、 陳千武〈論吳新榮先生的文學思想〉、林瑞明〈論吳新榮的「小說、隨筆、采風」〉、陳芳明〈吳新榮與日據時期的左翼文學 〉等論文發表,史學家林瑞明開始關注吳新榮的「小說、隨筆、采風」,為吳新榮的研究開展新頁。這篇論文後來以〈人情練達即文章──吳新榮的小說、隨筆、采風〉,發表於《中國時報》(2002年12月16日)也納入本資料彙編,此文強調「以醫職為正妻,以文學為情婦」的「吳神明」(地方上稱呼吳新榮之諧音),在忙於醫務之餘,能夠抓緊時間寫作,並留下豐富的創作,包括漢詩、新詩、文學批評、隨筆、回憶錄,以臺南文獻委員會的身分,踏遍臺南縣的每一角落,留下《震瀛采訪錄》,並糾集了文獻委員們集體完成《臺南縣志稿》這都是吳新榮留給臺灣的珍貴遺產,其影響力隨時間的推移更見重要性

 

    期刊論文方面,199712月施懿琳有〈《琑琅山房隨筆》初探〉發表於《中正大學學報》第8卷第1,針對吳新榮的「隨筆」做多面性的探討。此文試圖在「詩人」吳新榮之外,討論「隨筆家」吳新榮的寫作特色。文中強調吳新榮的隨筆風貌有別於鹽分地帶詩學的陽剛、雄健、苦鬱,他在日治時期所寫的〈亡妻記〉表現了柔性、瑣碎書寫的風格,而戰後所寫的《琑琅山房隨筆》則充分地展現創作力的雄厚、想像力的豐富、學識的淵博以及罕為人知的幽默、機智。此文從醫者之言、病裡乾坤、鄉土臺灣、藝文天地、生活瑣事、人生態度六個面向談吳新榮隨筆的題材,而後又從1.感受敏銳,聯想豐富、2.博學多聞,幽默善諷、3.善用諺語,雅俗共賞、4.多音交響,風味獨特,總說吳新榮隨筆的寫作特色。在吳新榮「隨筆」的研究上,有較細緻、全面性的分析。此文後來於2000年改題為〈吳新榮《琑琅山房隨筆》析論〉收入作者所撰《跨語、漂泊、釘根:臺灣新文學論集》(春暉出版社,20006),亦收入本資料彙編。20026月陳君愷發表〈擺盪在「科學文明」與「文化暴君」之間──吳新榮的科學觀及其實踐上的侷限〉於《輔仁歷史學報》13。此文以微觀的角度討探吳新榮這位受西方科學教育的醫生,如何在理想與現實之間游移擺蕩。出身臺灣社會的吳新榮一方面受傳統文化的薰陶,一方面又接受來自西方的科學理性之洗禮,這使得他的「科學」具豐富的「人文取向」;也使得他的「人文學」帶有「科學精神」。文中舉出許多吳新榮既尊重民間宗教與習俗,也力求以科學態度觀察、了解乃至解構宗教的實例,來說明他的「人文的科學觀」,也進一步從「戰鬥的醫學」與「抵抗的文學」來說明他「科學的人文觀」。此文最具特色之處在於:作者仔細地從吳新榮的文章、日記、親友的敘述裡觀察、分析身為醫師,在面對臺灣社會存在著的強大的「文化制約力」,亦即此文所謂的「文化暴君」時,吳新榮有了什麼樣的回應和探索?他的態度透顯了什麼樣的義涵?其間呈現了什麼樣的心理衝突、角色衝突乃至於文化衝突?其中反映了臺灣社會什麼樣的文化困境?作者在此文中都有精彩的討論,為吳新榮的研究展開另一個新的研究視窗。

   

   專書方面,1999年施懿琳完成臺灣省文獻會委託撰寫的《吳新榮傳》,此書參考吳三連基金會及吳新榮家屬典藏的手稿資料,細緻地編織吳新榮的生命歷程,分述吳新榮的家世背景及青少年成長驗、留學日本時期、鹽分地帶時期、參與政治活動與地方議會、家庭生活與醫療事業、文獻考察與方志的編纂、文學活動與成就。後附100多張照片及〈生平年表〉,透過口述訪談、原始文獻的掌握,以文以圖勾勒吳新榮一生,是這本書的最大特色。

 

    2005年由文建會、賴和文教基金會與玉山社費時五年,編寫完成與臺灣相關

的小說、詩歌、散文、戲劇等各類文學作品,集結成《國民文選》。其中,陳萬

益選編的《國民文選》〈散文卷〉收錄了吳新榮〈〈亡妻記〉(一)──逝去的

青春日記〉、林瑞明編的〈現代詩卷〉則收錄了吳新榮的〈故里與春之祭〉、〈思

想〉、〈混亂期的煞尾〉三首詩,首次以貼近民眾的方式向社會大眾介紹吳新榮

的作品,頗具意義。

 

4. 2007-2014

 

     2007年張良澤編纂《吳新榮日記》11冊,由臺灣文學館出版:同年,張良

澤、吳南圖合編《吳新榮先生百歲冥誕紀念集》(秀山閣出版),作為《吳新榮日

記全集》出版的特輯,這次的出版為吳新榮研究推向另一個新的里程碑。

 

  《吳新榮先生百歲冥誕紀念集》,有吳南圖與張良澤的序,接著有吳新榮子嗣

所寫的追思文章:吳南星〈父親的種種〉、吳黃雲嬌〈公公的身影〉、翁吳朱里

〈爸爸,您知道嗎?〉、吳南河,郭昭美〈感恩與感懷──為出版父親《吳新榮

先生日記全集》而寫〉、吳南圖〈緬懷小雅園〉、魏吳亞姬〈爸爸!我思念您!〉

〉吳夏雄〈生命中永遠的父親〉、吳夏統〈百歲冥誕追思先父──兼憶與父親兩

次奇特的會面〉、魏汝珊〈瑣琅山房主人──我的外公百年紀念〉,本資料彙編

收錄了吳南圖先生的〈緬懷小雅園〉作為家屬近距離地回憶吳新榮之代表。誠如

吳南圖所說的:「打從1933在『小雅園』聚集了北門區鹽分地帶文學青年以來,

歷經七十多年,越來越多的文人雅士知曉『鹽分地帶文學』,但似乎淡忘了文藝

青年經常會集的『小雅園』。值此日記全集出版之時,讓我們重返詩人家園走一

回。」在吳南圖先生引領之下,讀者更具體地聚焦於『小雅園』所在的地理位置,

它周邊的景觀、空間的設置、園中的花果,更重要的是生活在其間的吳新榮一家

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,親人的互動,文學、醫療與文獻考察活動的推展,生活中

的悲歡憂喜……都在吳南圖的筆下鮮活地展現。紀念集裡,還收錄了多位協助《吳

新榮日記全集》編校的學者、專家之作,包括詹評仁的〈吳新榮先生行誼〉、吳

登神的〈我與吳新榮先生父子三三代之友誼〉、潘元石的〈吳新榮先生的藏書票〉、

胡紅波的〈自然令我想起《南臺灣風土記》〉、楊雅惠的〈天文與人文交響〉等

28,其中日本《八重山每日新聞》記者松田良孝所撰的〈由《吳新榮日記》看

沖繩人的疏散經驗〉別具隻眼,從1944年及1945年吳新榮日記中,了解沖繩人

在戰爭末期「疏散」到佳里的狀況,若不是透過吳新榮日記,不可能獲得如此詳

細的訊息;也由此才知道佳里曾經作沖繩人的「疏散地」。此外,松田也指出,

從日記可清楚地看出包括佳里在內的北門郡戰災實況,受災者臺、日人皆有,吳

新榮日記所留下來臺南州周邊戰災的實況,非常珍貴,是善用日記資料探討日治

末臺灣社會實況的一個實例,因此將這篇文章收入資料彙編中。此外,「吳新榮

研究資料彙編」還收錄了張良澤〈至吳新榮先生(代序)〉。對吳新榮生平與作品

投注最多心力的張良澤在編完《吳新榮日記全集》後,於《吳新榮先生百歲冥誕

紀念集》的序文裡,娓娓細訴他與吳新榮作品的種種因緣,從七○年代起受家屬

之託開始編纂「震瀛三錄」─《震瀛回憶錄》、《震瀛採訪錄》、《震瀛追思錄》,

又於八○年代編輯《吳新榮全集》八冊,為吳新榮研究提供了基礎性的材料。任

教成大中文系時期,即已在吳南圖醫師協助下影印了1933年至1967年間的吳新

榮日記,這些日記影本隨著他漂流到日本,又返回台灣,等待了三十年之後,終

於有機會在文建會的支持下,進行整理、翻譯、注釋、出版。序文中,張良澤列

出了吳新榮日記的重要性:日記記錄每天生活的瑣事,但是,瑣事連貫了三十年

之後,就成了重要的「史料」。尤其,吳新榮日記經歷了日治的繁榮期到戰爭期,

轉到了戰後的動亂期、國民黨專制的苦悶期,足以作為台灣變動最劇烈時代的證

言。有意研究19301960年代台灣個人史、家族史、文學史、政治史、社會史、

經濟史乃至南瀛文獻史料,吳新榮日記都可以作為極重要的一手材料。張良澤也

提及整理出版吳新榮日記的種種困難,包括:字體潦草不易辨識,日記內容涉及

許多地名、人名、事件,須一一加以考證注釋;戰前世代的日文要忠實傳神地翻

譯,頗為不亦;再加上為了趕在吳新榮百歲冥誕紀念出版的時間壓力……都使得

張良澤煞費苦心。但,也因此倍覺這套日記出版的珍貴。

 

    這階段持續有論文以吳新榮為研究對象,2007年周華斌發表〈日治時期鹽分

地帶作家的短歌與俳句吟詠──以吳新榮、郭水潭、王登山及王碧蕉的作品為例〉,

收在《臺灣作家的地理書寫與文學體驗》(國立臺灣文學館),過去研究多以中譯

後的新詩或散為為研究對象,周華斌此文在詩人錦連的協助下,探討了鹽分地帶

三位作家的短歌與俳句,頗值得肯定。日本學者河原功於同年(2007)發表〈吳新

榮之左翼意識──關於「吳新榮舊藏雜誌拔粹集(合訂本)」之考察〉(張文薰翻

譯)刊於《臺灣文學研究集刊》第4。作者在詳閱吳三連基金會收收藏19「吳

新榮舊藏雜誌拔粹集」後,逐一解明吳新榮所剪輯的論文、報導記事、創作共860

篇,漫畫59頁,441頁的照片中除2頁出處尚未得知外,其餘皆已知其來源。這

樣的考索,對了解吳新榮思想之形塑有一定的貢獻。河原功將資料出處分:內地

留學期間(1925.10-1932.9)、歸臺時期(1932.09-1939.06)兩階段進行分析之後指出:

吳新榮留日七年所訂閱、剪輯者除《改造》、《中央公論》為綜合雜誌外,其餘

皆為左翼雜誌,甚至連被禁止發行的刊物也運用種種管道購得,可見其左翼思

想之強烈。歸臺後,雜誌種類明顯變少,主要因為臺灣特有的「檢閱制度」之故。

不過,剪貼簿中還是有透過特殊管道購得的雜誌,比如《文學案內》、《詩人》

等普羅文學重要刊物,在當時臺灣書店是不可能發售的。從這15年間的剪報來

觀察,可見吳新榮左翼思想的一貫性。河原功認為吳新榮剪貼簿以混亂、無秩序

的方式裝訂,目的是為了混淆章篇之出處,以便從日本攜帶回臺灣;返臺之後,

為避免左翼刊物一字排開,因此也用同樣的方式處理,這或許可以視為臺灣人

吳新榮特有的抵抗手段吧?文末附錄了河原功編的吳三連臺灣史料研究中心所

藏「吳新榮舊藏雜誌拔粹集(合訂本)出典一覽」多達60,是研究吳新榮思

想極重要的資料。因篇幅所限,本資料彙編只收錄河原功的正文,附錄的部份有

待讀者自行參閱。2009河原功又發表〈探求吳新榮的左翼思想──談「吳新榮

舊藏雜誌拔粹集」與《吳新榮日記全集》〉(高坂嘉玲譯 )《臺灣文學評論》9

卷3,以前文為起點,進一步對吳新榮的著作與日記進行研究,以探索吳新榮

左翼意識之成分及日治下臺灣知識份子之生存方式。

 

    其後,陳偉智於2009年清華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主辦的「總力戰的文化事

情:殖民地後期韓國跟臺灣比較研究」國際學術工作坊會議發表〈戰爭、文化

與世界史:從吳新榮〈獻給決戰〉一詩出發〉,此文試圖透過對吳新榮在1943

底於《興南新聞》文藝欄「筆劍進軍」系列中,發表的〈獻給決戰〉一詩的分析,

討論「戰爭」與「文化」的關係,亦即決戰期,臺灣的知識人對於「文化」議題

的思考,以及所呈現的世界史歷史意識。同年,林佛兒有〈紀念吳新榮文學塑像〉

發表於《鹽分地帶文學》第21期、蔡惠甄有碩論〈鹽窩裡的靈魂──北門七子

文學研究〉(佛光文學所碩論,2009)承襲龔顯宗1979年提出「北門七子」之說,

以鹽分地帶文學為研究範圍,透過當地具指標精神的作家「北門七子」──吳新

榮、徐清吉、郭水潭、王登山、林芳年、莊培初、林清文七位作家的文學歷程與

文學作品特色,深入探析鹽分文學的特色。

 

    2011年「鹽分地帶文學學術研討會」有四篇與吳新榮相關的論文發表,分別

是曾馨霈的〈抒情敘事與民俗記述之混融──析論吳新榮〈亡妻記〉〉、林慧姃

的〈吳新榮民間故事采錄的認同意識和個人風格〉、陳瑜霞的〈郭水潭與同期詩

人的空間書寫──王白淵與吳新榮的旅日空間書〉、吳新欽的〈吳新榮書法敘事

中的鄉土認同〉,呈現不同的探討面向。在學位論文方面,同年(2011)陳祈伍

的〈激越與戰慄:臺南地區的文化發展──以龍瑛宗、葉石濤、吳新榮、莊松林

為例(19371949)〉(文化大學史學系博論)探討19371949年間,面對戰爭期

到國府退守臺灣政治、社會、文化遽變的時期,臺南地區文化活動的內容,同時

觀察當時龍瑛宗、葉石濤、吳新榮、莊松林四位知識分子,在面對時代的轉變,

的回應與調適之道。

 

    2007年《吳新榮日記全集》出版以後,直接用日記內容來作為了解日治時期

臺灣文化精英生活樣態,最值得矚目的研究者當屬陳文松。他從2012年起,陸

續發表數篇論文,相當精彩有趣:201211月有〈日治時期文化人日常生活中

的「賭博」:吳新榮日記裡的麻雀物語〉發表於「日記與社會生活史學術研討會」

(臺北:中研院臺史所),這是一篇以吳新榮同時代的人「打麻雀」的經驗為主題

的論文。探討鹽分地帶集團、里門會集團、臺南集團、南瀛集團、血統集團與吳

新榮之間的活動,藉以了解吳新榮在戰爭時期,所從事的娛樂和社交活動。以此

為基礎,陳文松於2013年發表了〈日記所見日治時期臺灣人的「打麻雀」-

以吳新榮等人的經驗為中心〉刊載於《成大歷史學報》第45;今年(2014)又發

表以吳新榮為觀察核心的〈日治臺灣麻雀的流行、「流毒」及其對應〉於中研院

臺史所《臺灣史研究》第21卷第1期。此外,陳文松也在2013年中研院近史所

舉辦的「日記中的性別」工作坊,發表〈「看電影」活動中的娛樂、教養與性別

──吳新榮日記裡的「映畫物語」〉。本資料彙編收錄了陳文松的〈日記所見日

治時期臺灣人的「打麻雀」-以吳新榮等人的經驗為中心〉,此文以吳新榮日

記為主,輔以葉榮鐘日記以及尚未出版的吳萬成日記,試圖了解日治時期「麻

雀」在台灣社會流行的狀況,尤其是知識菁英,往往因著目的的不同而呈現面

貌的差異。過去探討日治臺灣,多從「反抗史觀」或「宏大敘述」的角度來論述,

對於某些看似不起眼,或是不值得一提的瑣事往往略而不談。陳文松認為這些

稀鬆平常、瑣碎無關緊要的瑣事,正是研究戰爭動員體制下臺灣社會與臺灣日常

生活特質的必要資料;而日記,則提供了細密的私生活細節,不同日記傳主對麻

雀經驗的差異,足以呈現殖民統治下臺灣人日常生活中,較為隱晦且不為人所知

的面向。由此可見歷史學者如何運用吳新榮日記作為史料,進一步去研究日治至

戰後臺灣知識精英的日常生活與休閒娛樂,進而由此探索日治時期豐富多元的台

灣人心靈圖像,是一個非常值得開發的研究議題。

 

 

   

 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發表留言